如何炒港股:过来人的掏心窝子话

财经新闻 (4) 1天前

如何炒港股:过来人的掏心窝子话_https://wap.78312.cn_财经新闻_第1张

想在港股里捞金?别光听那些“一夜暴富”的传说,真格的,没点门道,进去就是给别人送温暖。今天就跟你聊聊,如何炒港股,这事儿,不能只看热闹,得往里头钻。

港股到底是个什么水深?

说实话,刚开始接触港股的时候,我也有点懵。感觉跟 A 股挺不一样,但又说不上具体哪儿不一样。后来慢慢摸索,才发现这其中的门道还真不少。港股市场,说白了,就是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,很多在内地上市的公司,在香港也有个“脸面”。更重要的是,它有很多内地市场没有的、或者说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公司,比如一些新能源、科技类的头部企业,还有很多在内地受限制的行业,比如博彩、地产等等。这就像是个大杂烩,有你喜欢的,也可能有你看不懂的。

咱们内地投资者,一听港股,脑子里可能首先冒出来的就是“炒新股”。没错,新股确实有机会,但也不是每次都能赚到钱,有些新股上市后表现也相当乏力,甚至破发。我记得有个朋友,追一个热门新股,结果上市没几天就跌得厉害,账户里那点钱,缩水大半,那个后悔啊。所以,光盯着新股,风险其实挺大的,得看公司本身质地,以及市场情绪。

而且,港股交易时间跟 A 股也不一样,会有一个午休,这个很多人一开始可能不太习惯。另外,汇率波动这个事儿,也是必须考虑的。你用人民币换港币去炒股,赚了港币,换回人民币的时候,汇率涨了,你可能还得倒赔一点,反之亦然。这额外的“成本”或者“收益”,得算计进去。

认识港股的“玩家”

港股的投资者结构,和 A 股比,机构投资者占的比重更大,而且很多都是国际机构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市场的理性程度可能更高一些,但同时,大型机构的一举一动,对股价的影响也可能更明显。你可能会看到一些突然的异动,那背后可能就是大资金在操作。不像 A 股,有时候散户的情绪能搅动起一些小浪花。

再者,港股的“庄家”或者说“主力”,很多时候更隐蔽,不像 A 股有时候能看个大概。他们操作手法也更老练,有时候让你根本摸不着头脑。我曾经跟踪过一只股票,感觉基本面不错,但股价一直不上涨,反而在某个区间里反复震荡,让人心痒痒。后来才了解到,可能是有大资金在出货,或者在洗盘,如果你判断失误,硬要追进去,就容易被套在高位。

还有一点,就是港股的“老千股”问题。这个必须高度警惕。有些公司,业绩差得一塌糊涂,但股价却能保持一定的活跃度,甚至看起来还在上涨,但这背后往往是公司在做一些“财技”操作,比如合股、拆股、配股等等,目的就是把股价做高,吸引散户接盘,然后收割。我亲眼见过一个公司,短时间内股价翻了几倍,结果没多久就宣布业绩巨亏,股价直接腰斩。那会儿我才明白,原来股价的上涨,并不总是和基本面挂钩的。

怎么选择合适的券商?

炒港股,得有个好“马”,也就是券商。现在很多券商都支持港股通,也有一些是香港本土的券商。选择哪个,得看几点。首先,交易佣金和平台费用,这个直接影响你的交易成本。别小看那零点零几的差异,交易多了,积少成多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我当时就比较了好多家,选了一个佣金相对较低,而且交易软件流畅的。

其次,交易软件的稳定性很重要。你总不能在关键时刻,因为软件卡顿而错失良机吧?我用过一个券商的APP,有时候行情数据显示会有点延迟,或者在下单的时候反应迟钝,那感觉,比自己开车还着急。后来换了一个,感觉就顺畅多了,买卖点都能抓得更准一些。

还有,就是客户服务和出入金的便捷性。万一遇到什么问题,比如账户操作、资金到账等等,得有人能及时帮你解决。我接触过的几个券商,有的客户服务响应快,有的则需要漫长的等待。出入金的流程,也得方便,毕竟资金在自己手里,总归让人更踏实。

挑选港股的几个“法门”

说到选股,这才是核心。很多人一上来就盯着那些耳熟能详的“大蓝筹”,比如腾讯、阿里这些。当然,这些公司是稳健,但增长空间可能不如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。我的经验是,不能只看大公司,也得关注那些在自己领域里做得不错,有增长潜力的中小盘股。

怎么看?首先,得看公司的主营业务。这个业务是否具有持续性?是否有护城河?比如,它是不是某个行业里的专利持有者,或者拥有独特的品牌影响力。其次,就是财报。这个我就不多说了,大家都知道要看利润、营收、负债等。但重点是,得看它的增长趋势,是稳定增长,还是爆发式增长?这种增长是否可持续?我有时候会花很多时间去翻阅公司的年报,甚至是一些季报,从中寻找一些被市场忽视的信号。

另外,港股市场有很多“细分龙头”,这些公司可能在内地名不见经传,但在香港却是各自领域的翘楚。比如一些制药公司,或者高端制造业的公司。他们的技术壁垒高,产品有竞争力,如果能抓住它们价值回归的节点,机会可能很大。我之前就关注过一家做特种玻璃的公司,在行业里技术领先,但因为在内地不够知名,估值一直不高,后来随着产能扩张和市场认可度提升,股价也走出了一波不错的行情。

风险控制,比什么都重要

上面说了这么多,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风险控制。炒股,亏钱是常态,关键是怎么亏得少,怎么才能活下来。首先,就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分散投资,即使某一只股票跌了,也不会伤筋动骨。我个人的习惯是,不会让某一只股票占我总投资的比例超过 15% 到 20%。

其次,就是设置止损。这个听起来老生常谈,但真正做到的人不多。我见过太多人,因为不愿意承认错误,死抱着亏损的股票不放,最后越套越深。你可以设定一个止损点,比如跌破某个均线,或者跌幅达到 10% 就坚决卖出。这个过程可能很痛苦,但长远来看,是为了保住本金,为下一次机会做准备。

最后,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。市场有涨有跌,没有人能预测百分之百准确。当你亏损的时候,不要气馁,也不要冲动交易。当你盈利的时候,也不要得意忘形,时刻提醒自己,市场随时可能发生变化。我有时候会想,与其花时间去追逐短期的利润,不如把心思放在研究公司基本面,寻找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。

总而言之,如何炒港股,这事儿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真不容易。但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,去研究,保持谨慎,并且不断总结经验,我想,在这个市场里,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。